国内统一刊号:CN52-0004 新闻热线:0851-86817231邮箱:gzmzb1ban@163.com






2025年10月14日

传承与创新新时代家庭伦理观念的方法论意蕴

□ 徐毅文

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家庭伦理观念和家庭关系产生了新的变化。加强新时代家庭伦理的传承、创新与实践,成为回应时代关切、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生活中落地生根的题中应有之义,有助于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应坚定不移地坚持和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大力倡导婚姻自由与责任担当的有机统一,坚决抵制不良婚恋观念,在充分汲取“琴瑟和鸣”等传统美德的基础上,赋予其契合新时代内涵的创新诠释,倡导家庭关系平等、共担家庭责任,进而打造新时代健康和谐的家庭伦理观念。

强化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是新时代家庭伦理观念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议题。要明确父母作为子女教育“第一责任人”的首要位置,父母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将正确的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切实为子女“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与此同时,高度关注子女综合素质的培育,注重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推动子女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实现均衡发展,为其未来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推动家庭文明建设,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家庭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家国一体、家国同心,在家尽孝、为国尽忠,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一优良传统有着丰富的历史传承,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良好的家庭建设都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中华文明赓续传承的载体。

新时代,应高度重视家庭建设,面对家庭规模小型化、代际结构扁平化及文化观念交融碰撞等现状,必须双管齐下:既要传承并活化传统美德,使之在当代家庭中焕发新生;又要强化家庭教育科学指导,帮助家长更新理念、掌握方法,营造积极健康的家庭氛围,通过持续深入的宣传教育、鲜活生动的家风故事传承以及融入日常生活的实践活动,将家庭伦理观念传承与创新落实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助力培养公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让家庭伦理观念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家庭伦理观念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家风建设过程中,党员、干部应率先垂范,带头抓好家风建设,积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优良家风,做到严于律己、从严治家,努力成为社会道德的表率。全社会应协同努力,共同营造崇尚好家风、积极建设好家庭的浓厚氛围,通过广泛开展家风建设活动、传播优良家风故事等多种形式,使优良家风成为引领新时代社会风尚的强大精神力量,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统领,推动传统家庭美德的创新转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借助家风故事讲述、家训诵读、家谱文化展览等丰富多样的载体,充分激活其时代价值,使其成为涵养新时代家庭伦理的深厚滋养源泉,让古老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全新的生机与活力。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准则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导向,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家庭伦理观念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伦理中得以践行。

强化宣传引导与法治保障,为新时代家庭伦理观念传承与创新保驾护航。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价值引领作用,运用新媒体平台多角度、全方位讲好新时代家庭故事,积极传播正能量。大力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家庭典型,树立良好榜样,引导群众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不断完善支持家庭发展的相关政策体系,为家庭伦理观念传承与创新提供坚实的制度与物质保障。此外,健全的家庭教育体系是新时代家庭伦理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支撑。应有效整合学校、社区、社会机构等各方资源,构建起覆盖面广泛、线上线下融合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网络。通过家长培训、家校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与水平,助力家庭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新时代家庭伦理观念传承与创新是一项需要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应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深化实践,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形成多方联动、各展所长、共建家庭文明的良好局面,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家庭伦理体系,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茅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茅台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课题《马克思恩格斯家庭伦理思想研究》(项目编号:mygccrc〔2022〕149)的研究成果。】

--> 2025-10-14 1 1 贵州民族报 content_60486.html 1 传承与创新新时代家庭伦理观念的方法论意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