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04 新闻热线:0851-86817231邮箱:gzmzb1ban@163.com






2025年10月14日

推动高校教学管理协同治理的实践进路

□ 郭佳琪 洪玉婷

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向纵深推进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体系的适应性升级已成为关乎人才培养质量与教育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命题。协同治理理论强调多元主体通过制度化协作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为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效能提供了理论镜鉴。笔者聚焦数字化转型场景,依托协同治理理论框架,探究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高校教学管理优化路径,探索技术层面的工具革新与制度层面的系统性重构的实践进路,通过价值理念、组织结构、技术应用、评价机制、人才队伍与文化生态的深度协同,为提升育人精准性提供实践范式。

以服务型治理范式重构推进管理观念转换。高校教学管理需超越传统管控逻辑,确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治理价值导向。这种范式转换本质上是教育本体价值的回归,要求管理活动从维持秩序转向支持发展。在制度设计层面,应建立弹性化管理机制与个性化学业路径定制体系,通过“学分银行”制度与模块化课程结构支持学生跨学科学习需求。在技术实现层面,需开发智能化学业导航系统,运用机器学习与强化学习等自适应算法,基于学生知识图谱与能力矩阵动态优化学习路径规划。在服务供给层面,应构建集成式数字服务平台,整合学业咨询、课程选择、学习资源调配等核心功能,形成覆盖入学适应、学业发展、能力拓展的全周期学业支持网络。

以跨部门协同机制再造推动管理结构变革。建设高校教学管理协同治理体系需要构建矩阵式协同治理架构。基于无边界组织理论,应建立由教务部门统筹,学工系统、信息技术中心、二级学院协同参与的常设性教学治理委员会,制定涵盖数据格式、接口标准、安全规范的跨部门数据共享协议,提升信息应用效能。在流程优化方面,应实施管理权限动态配置机制,通过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强化二级学院在课程设置与教学资源配置中的自主权,开发基于业务流程管理理念的治理系统,对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质量监控等核心流程进行端到端的标准化重构,从而打破传统职能边界,形成多主体协同共治的治理生态。

以数智技术赋能决策模式现代化转型。构建智慧教务管理中枢是实现治理现代化的技术基础。平台架构应采用基于微服务的分布式系统,整合招生、培养、就业等教学全链条数据资源,建立动态更新的教学管理数字镜像。核心功能需部署智能化学业导航系统,通过时序分析、模型构建等完善学业完成度预测指标;开发基于组合优化的资源调度算法,提升物理空间与时间资源的使用效能。应用场景创新应包括智能排课系统、教学评价语义分析平台、虚拟助理等,推动经验决策范式向数据驱动的科学决策范式转型。

以多元化评价体系保障教育质量。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需建立多维度评价模型,涵盖学生学习成效维度的批判性思维等高阶能力、教学过程维度的教学设计科学性以及管理服务维度的师生满意度等核心指标。实施主体融合机制,整合学生评教、教学督导、同行评议、第三方专业评估等多元视角,构建四维一体的评价共同体。关键在于构建“评价—反馈—改进—跟踪”的持续改进循环机制,开发质量追踪反馈系统,建立改进措施与成效的映射关系模型,形成评价结果与教学改进的闭环联结。从而推动教学质量从静态评估转向动态优化,构建起自我完善的质量保障生态系统。

以专业化队伍建设促进治理能力提升。教学管理队伍现代化需构建复合型能力框架,涵盖教育治理理论、数据分析方法、服务设计理念等核心素养。实施分层分类培养体系,开展教育数据分析、现代治理理论等模块化培训。同时优化职业发展通道,建立与专业能力匹配的职级晋升体系,完善基于服务效能与师生满意度的双维度激励机制。队伍建设不仅需要技能更新,更需培育教育数据思维与现代服务理念,使管理人员从事务执行者转变为教育诊断师与服务设计师,成为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推动者。

以共治共享保障协同治理生态行稳致远。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需通过制度化渠道保障学生参与课程建设与教学评价的权利,建立教师教学创新赋权机制。开发数字化治理参与平台,构建师生共建共治的治理共同体。创建教学卓越案例库,开发质量文化数字课程体系,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再现优秀教学场景,使质量文化内化为组织成员的自觉行动,为治理现代化提供深层文化支撑,推动形成协同治理意识。

通过“价值重构—机制创新—技术赋能—评价牵引—人才培育—文化涵养”等多重路径的协同推进,实现从高校教学管理向智慧服务的范式转型。未来,需深化区块链技术在教学质量追溯以及人工智能在治理决策优化等领域的应用探索,持续推动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使技术逻辑回归教育本真,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治理新生态。

(作者单位:火箭军工程大学政治系)

--> 2025-10-14 1 1 贵州民族报 content_60484.html 1 推动高校教学管理协同治理的实践进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