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秀丽
非公有制企业的数量和作用决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越来越重要,必须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扎扎实实抓好。以山东省新泰市为例,新泰市集聚了约3.27万户非公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5%,贡献了全市近60%的GDP、近70%的税收,提供了约90%的城镇就业岗位,成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
近年来,新泰市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新兴领域党建“双融双创”行动要求,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目标导向,聚焦“思想强企、组织联企、服务助企、治理兴企”四大方面,启动实施“党建惠企”十大行动,发挥党建统筹各类资源优势,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促进党建工作服务企业发展水平实现全面提升。同时,也要看到,新泰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仍存在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不够强、党组织活动与企业经营融合度低、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短板、党建工作保障机制不完善、工作合力不凝聚等一些亟待解决的短板。针对新泰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挑战,笔者认为进一步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发挥实质作用,需着力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重视,站在政治的高度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站在政治高度重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是保证非公企业正确发展方向的关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非公企业的发展符合国家战略需要,党建工作能够帮助企业把握宏观政策走向,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做好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和号召力。非公企业要牢固树立党建强,非公企业发展则一定强的意识。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渎职”理念,扛起主责、抓好主业、当好主角,以实施“双融双创”行动为牵引,探索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路径,细化实化具体举措,压紧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全面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二、、加强组织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有效覆盖
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执政的根与源。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起步晚,与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和国有企业党建相比,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发挥实质作用是基础一环。加强党组织覆盖,要做到应建尽建。消除党建 “空白点”,确保党组织建得起来、稳得住、作用发挥得好。采取单独组建、片区联建、行业共建、挂靠组建、派驻帮建、龙头带建等方式,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党组织应建尽建。
探索党建工作融入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指导党员在生产经营、执业活动中当先锋、作表率。注重倾听派驻企业党员、管理层和职工群众的呼声,认真收集涉及企业发展、社会服务、职工权益等各方面的诉求,依法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主动向上级部门和有关方面反映合理诉求,积极协调解决。
三、聚焦服务助企,以坚实保障赋能非公企业党建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坚实基础,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发挥实质作用,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这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多方联动。政府应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出台更多支持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政策,如设立党建专项扶持资金、将党建工作纳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等,为企业党建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社会各界应积极营造尊重、支持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氛围,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与营商环境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形成强大合力,才能给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以强大说服力和信服力,激发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强劲动力与活力。
四、抓牢党员队伍建设,激活非公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双引擎”
在非公企业发展进程中,党建与业务如同驱动企业前行的 “双引擎”,而党员队伍则是连接二者的关键枢纽。
强化党员队伍建设。特别是非公企业负责人(出资人),作为企业发展的 “掌舵者”,其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和参与深度,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成效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思想认知到资源投入,从战略决策到示范引领,企业负责人(出资人)的角色贯穿党建工作全链条,是决定非公企业党建成效的关键变量。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发挥实质作用,必须首先做好企业负责人(出资人)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发展其加入党组织,提倡党员负责人(出资人)按照法定程序担任党组织书记,鼓励企业负责人(出资人)与党组织书记“一肩挑”。
严格落实党员发展标准。切实建立“双培双带”机制,建立科学的激励与考核机制,切实形成“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的生动局面。
充分重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站在政治的高度推进相关工作,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只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才能让非公企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大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泰安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