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 星
九月开学季,为切实提高师生消防安全素质和防灾自救能力,全方位普及消防安全知识,贵州消防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全面深入辖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消防安全宣教活动,护航平安校园。
“蓝老师”进校园
“不能携带火种、易燃易爆物品进教室……”“拨打119报警电话,要说明火灾发生的详细地址……”开学第一天,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消防救援大队的消防员走进高洛街道第一小学,给全校1800多名师生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消防安全课。
“这本手册里有漫画和顺口溜,我要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五年级学生杨明亮领到《小学生消防安全知识读本》后开心地说。“这些读本语言通俗易懂,特别适合我们安置区的孩子和家长。”刘兴敏老师有感而发。当天,消防员共向师生发放读本1000余份,内容涵盖家庭防火、校园安全等实用知识,语言通俗易懂,深受学生和老师欢迎。
黔西南州晴隆县消防救援大队走进晴隆县碧痕镇碧痕小学,为全校500余名师生和安保人员带来了一堂生动实用的消防安全“开学第一课”。
活动结束后,消防员刘雄在与学校老师的交流中了解到,碧痕小学约有6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孩子们多由老人照料。“这些孩子的家庭安全教育相对薄弱,这样的消防培训对他们来说特别重要。”何国影老师表示,他们不仅自己学到了知识,回家之后还会告诉家人注意防火。
守护开学季,消防队里的“火焰蓝”化身“蓝老师”进校园,结合校园火灾发生的规律特点,上好开学安全第一课。通过培训学习,进一步增强师生消防安全意识,自觉落实消防安全各项管理规定,认真查找身边的火灾隐患,将“学消防、知消防、懂消防”的宣传理念深入人心。
“蓝老师”在同学们心中种下消防安全的种子,筑牢校园消防安全的思想防线。同时,手把手教学校消防安全管理人排查火灾隐患,培育一批校园消防安全管理“明白人”。
消防安全零距离
“叔叔,这个消防车好高啊,它怎么灭火呢?”在铜仁市江口县消防救援大队的营区,来参加主题研学活动的小朋友们一进门就被消防车吸引住。他们围绕在消防车周围,好奇地发问。
“这是灭火消防车,这是抢险救援消防车……”消防员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参观了各类消防车,讲解不同车辆的用途。“这个是空气呼吸器,当火场有被困人员时,消防员叔叔就会戴上这个面罩进火场救人……”消防员领着小朋友们一起参观营区的消防器材和装备,孩子们在问答与体验中,解锁 “救援神器”。从常见消防器材的用途、性能和使用方法,到如何辨认常见的消防安全标识……小朋友们通过实地参观,更真切、更全面地了解各种消防器材和消防安全知识。
“云梯消防车有升高平台,我们用来登高扑救高层建筑……”在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消防救援大队,100名高中学生走进消防队站,零距离学消防。在消防员的保护下,同学们穿戴装备、登上云梯消防车,化身“小小消防员”,直观感受消防员的工作日常。
“防蜂服是我们在摘除马蜂窝时穿着的一种防护服,有了它,再也不用担心意外被蜇了。”“灭火防护服是火灾救援现场的必备着装,是保护消防员的身体免受伤害的防火用具。”在装备区,同学们通过触摸 “英雄铠甲”了解和体验每件装备的属性。
“灭火防护服头盔很重,衣服又闷又热,消防员叔叔出警真的很不容易……”通过试穿体验,同学们深刻感受到消防员的辛苦。
探营“红门”学消防,开学季各地消防救援队伍通过营区开放日活动,邀请师生“零距离”接触消防、感知消防,在寓教于乐中掌握实用的消防安全知识,增强防火安全意识。通过沉浸式的参观、互动,将消防安全知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的实践体验。
军训场上学消防
“一提二拔三握四压,站在上风方向,对准火焰根部喷射……”黔西南州兴仁市消防救援大队走进兴仁市树德学校,为正在参加军训的高一新生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消防安全培训课。
在灭火器实操演练中,消防员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学生们轮流上前,体验用干粉灭火器扑火。“以前看到很多地方有灭火器,但是不会操作,原来有这么多注意事项……”学生们纷纷分享自己的体会。实操环节中,消防员组织学生操作灭火器扑救油盆火灾,让参训师生亲身体验灭火过程,有效提高了师生逃生自救能力。
“呜——”在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新生军训场上,一阵急促的警报声骤然响起,团团烟雾在楼道间弥漫开来。六盘水市水城区消防救援大队正在组织参加军训的高一新生进行疏散演练,体验“实战逃生”。
“弯腰能减少烟雾吸入,捂住口鼻能防止呛咳,大家一定要记牢!”学生们按照消防员的口令,迅速反应,按照“手捂口鼻、弯腰前行、有序撤离”的要领,沿着疏散通道有序撤离至操场安全区域,整个过程紧张而有序。
贵州消防积极参与新生军训工作,通过“理论+实操”的沉浸式教学,为新生送上了一堂生动的消防安全课。各地消防救援队伍结合新生年龄特点、校园火灾风险隐患,精心设计消防课程体系,确保教学内容“实用化”,为平安开学季“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