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04 新闻热线:0851-86817231邮箱:gzmzb1ban@163.com






2025年09月05日

中国共产党在贵州抗战的中流砥柱作用

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前,参观者正缅怀先烈。 廖景和/摄

□ 黄 蔚

“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中国共产党在贵州领导的抗日救亡活动,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贵州省社科联副主席余福仁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开宗明义。

从1931年到1945年的14年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贵州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奋力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抗日救亡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贵州革命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共产党已在贵州领导抗日救亡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迅速兴起,贵州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共赴国难,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共产党在贵州建立了20多个党组织和党的外围组织,宣传革命思想、发展革命力量、开展抗日活动。

繁星点点,如炬闪耀。中共赤合特支发动赤水兵工厂工人、学生、城市进步青年上街示威游行和宣传抗日,开展抵制日货活动,同时声援东北义勇军;动员进步学生成立了抗日救国会,支持开设进步书店之江书店;还选派党团员打入国民党军阀内部,领导赤水兵工厂大罢工、从事策反活动、进行武装暴动等。

中共黔桂边委从广西移驻贵州贞丰的板陈村(今属望谟),领导黔桂边区革命活动,先后建立蛮瓦支部、卡法支部、丰(贞丰)业(乐业)支部、荔波支部、翁昂支部等。这些党组织在开展农民起义和统战活动、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不断壮大革命力量、动员应征青年入伍赴前线打击日本侵略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共毕节支部加强领导毕节草原艺术研究社,积极进行组建革命武装的活动。

抗战期间的1934年5月至1936年3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三军、红六军团、中央红军、红二军团转战贵州,沿途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主张,号召、组织人民群众团结起来抗日反蒋。

1935年1月,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简称省工委)成立,这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中共中央批准建立的唯一的省级地下党的领导机构。省工委在配合中央红军转战川滇黔的斗争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党的组织,开展武装斗争,宣传抗日主张,领导抗日救亡运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挽救民族危亡。

二、至死不屈服,贵州抗日救亡运动全面高涨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贵州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团结一致奋起抗击。中国共产党逐渐成为团结全省人民抗日的中坚力量,党的建设也得到加强。

信仰如炬,烽火征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937年7月,贵州全省学生救国联合会(省学联)成立,通过宣传品、读书会、讲演会、歌咏队、话剧等号召广大青年学生奋起抗日,成为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下的贵州抗日救亡运动走向高潮的开端。

1938年2月,中共贵州省工委重新组建,逐步恢复和发展全省各地党组织。“临难不苟免”“至死不屈服”的信念写进了当时省工委的文件,指导全省中国共产党人的工作。

自1938年至1940年4月中共贵州省临时工作委员会建立期间,全省共恢复和建立党组织32个,其中县级以上组织14个。全省党员人数由抗战前的150余人发展到了500余人。这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提供了组织条件,有力推动了贵州抗日救亡运动的普遍开展。

中共中央南方局及邻省党组织也指派人员在贵州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进行隐蔽活动,保存革命有生力量。其中,八路军贵阳交通站、中国红十字会特别支部、中共贵筑中学支部、中共绥阳特别支部、中共绥桐工委、中共黔桂边特别支部等与敌人展开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派人来到贵阳,创建贵阳“民先”,公开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在贵州“学联”“民先”组织遭到破坏后,中共贵州地方组织充分动员和运用文艺团体,引导在贵阳的筑光音乐会、沙驼话剧社、合群体育会艺术部、贵州大夏歌咏队、贵州文艺界抗敌后援会、中苏文化协会贵州分会、新文字学会、贵阳战时社会科学座谈会、贵阳电信职工抗日救亡歌咏队等群众团体,以及农村助理员讲习所等官办机构开展抗日救亡宣传,使其转变成为抗日救亡的进步组织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组织。

1937年,九一八事变6周年之际,筑光音乐会中的中共党员积极推动该会参加各界群众的示威游行,还赶排了5首宣传抗日救亡的歌曲在贵阳街头唱响,《九一八》《义勇军进行曲》《牺牲已到最后关头》《救亡进行曲》等歌曲,引起了各界听众的共鸣。《亡国奴当不得》以通俗的语言、民歌的形式加上喊话方法演唱,把演唱者和听众的心紧紧地扣在一起。每当唱完“东北、华北已沦亡!同胞们,快抵抗,亡国奴当不得!咿呀嗬咳”一段后,参加演出的会员使用贵阳方言高喊:“亡国奴当不得呀!”激愤的听众也纷纷振臂高呼。

此外,中共贵州地方组织还开办了生活书店、读新书店与《新华日报》分销处等,针对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进行抗日宣传教育,使全省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得以广泛开展。

三、最广泛的动员,持续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共贵州地方组织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通过公开的和秘密的渠道,用各种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争取抗日进步力量,组织领导了有一切爱国群众参加的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

信仰如炬,光芒万丈。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吸引了相当多的知识分子,通过组织抗日文化团体、创办进步刊物等方式,团结了大批爱国知识分子。积极团结各阶层爱国人士,积极争取地方实力派和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的支持,扩大了统一战线的范围。

广泛的统一战线,为抗日斗争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从而有效地组织各族群众积极参加公路、铁路、机场等修筑,使后方的物资源源不断运到前线,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保障战时物资供给。

中共中央南方局加强对贵州各项工作的领导,担负起与中共贵州地下党组织及全国红十字会总会、贵州企业公司等秘密党支部和地下党员的联系。南方局在贵阳建立八路军贵阳交通站,为抗战前线运送了大批军需物资,转送了大批革命干部、家属和爱国青年到延安和新四军驻地。

贵阳沙驼话剧社、贵州“民先”第一队、贵阳青光话剧团等举行义卖公演,组织捐赠抗战物资。开展义卖宣传活动,农民们将农产品义卖,并把所得收入寄给《新华日报》社,开展抗日宣传和慰劳前线抗日军队的活动,并派人到前方参加战地服务。

抗日革命的火种,播撒到全省各地。中共贵州地方组织在黔南、黔东南等地,发动农民组建民间武装力量,开展军事训练。黔南事变发生后,组织发动独山、荔波等地民间武装力量袭扰日军后勤线,延缓其推进速度。保障西南交通线安全,支持前线物资运输,维护贵州抗战大后方的相对稳定。中共贵州地方组织领导的武装斗争,不仅直接打击了日伪势力,还有效地配合了全国抗战大局。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贵州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动员民众参与抗战、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在保障战时物资供给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决策咨询处处长朱仁印话语铿锵。

--> 2025-09-05 1 1 贵州民族报 content_59320.html 1 中国共产党在贵州抗战的中流砥柱作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