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 娟
今年盛夏,贵阳演艺市场百花齐放,热门演出“一票难求”成为常态。以演艺为引,文旅市场澎湃活力正被深度激活。
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贵阳市成功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9场,累计实现票房收入1.7亿元,观众人数25万人,拉动消费约7.82亿元。下半年,演艺市场持续火爆,“Z纪元银河左岸音乐节”,仅三日就接待观众约14万人次(外地游客占比超70%),带动当地文旅消费超10亿元。
“爽爽贵阳,避暑天堂,看演出的好地方。”
8月,在二十多度的宜人气候中,贵阳星光熠熠:“等枝桠成繁花·十个勤天”巡回演唱会贵阳站在奥体中心上演,《果敢》《醒来吧少年》等歌曲引发万人大合唱;同一时间,观山湖公园民族大联欢广场内,“Z纪元银河左岸音乐节”摇滚场次嗨翻全场,回春丹、二手玫瑰、许巍等音乐人激情演绎,让外地歌迷感慨不虚此行。场馆周边酒店预订量也随之激增。
“抢到‘十个勤天’演唱会门票,立刻订了从重庆到贵阳的高铁票。”大学生歌迷小林兴奋地计划,“看完演出多留两天,去青云市集吃丝娃娃,打卡甲秀楼夜景。”
踏歌而行,贵阳正崛起为西南演艺新热土。今年以来,凤凰传奇、邓紫棋、黄绮珊等实力唱将相继献唱,“遇见蓝莓音乐节”“Z纪元银河左岸音乐节”等活动轮番上演,持续点燃乐迷跨城热情。
跟着演出去旅行,已成消费新趋势。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总收入796.29亿元,大型演出跨城观演率超60%,18-34岁年轻观众占比超70%。情绪价值供给是核心驱动力。为深度文化体验与情感共鸣买单,契合年轻群体追求精神满足与社交认同的趋势。
这股驱动力,同样推动城市文旅发展。“今年音乐节和演唱会基本开票即售罄,贵阳夏季凉爽气候是户外演艺的天然优势。”“Z纪元银河左岸音乐节”主办方、贵州雅晨天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鹏表示,将不断完善服务,提升体验感,加强与本地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以音乐为核心的文旅消费生态圈。
演唱会经济被誉为“行走的GDP”,来筑观演的既是观众,亦是游客,悄然串联起餐饮、交通、住宿、购物、旅游消费链,激活城市文旅“多米诺骨牌”。
“Z纪元银河左岸音乐节”开场前,观山湖公园民族大联欢广场内外化身热闹市集。苗族银饰妆造摊位前排起长队,“戴上苗银头饰看演出,既特别又应景。”专程从成都赶来的歌迷小赵说。摊主杨女士表示:“音乐节期间,妆造收入是平日的五六倍。”
“海底捞免费接送”“贵厨酸汤牛肉深夜食堂不打烊”散场时分,本地餐饮品牌专车列队,将乐迷无缝衔接至宵夜现场。
“演唱会结束时段是夜经济黄金窗口。”贵阳海底捞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品牌门店自2023年起学习一线城市做法,用大巴免费接送观看演出的粉丝顾客,“当时听闻散场后打车难,便主动接客,让外地客人感受热情。”
演艺能量更向城市空间渗透。悦然时光“耳朵重塑计划”音乐会以乐队Live+说唱组合引爆夏夜,其地处贵阳北站与演艺场馆间的枢纽位置,成为“音乐+消费”关键节点。
演艺经济的“爆点”,正转化为城市消费“长线引擎”。
今年以来,贵阳市以“票根经济”创新联动文旅消费:凭机票或演出票可享景区门票、住宿餐饮、文创消费专属优惠,“看一场演出,游一座城”的闭环正在形成。
当演艺经济进入下半场,城市竞争已“超越抢票与流量”,转向产业生态构建——将“台下的欢呼”转化为“文旅融合动能”与“城市发展红利”,使其成为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支点。
今年,贵州发布《贵州省打造全国重要演艺市场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力求通过三年努力,培育在西部乃至全国具有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品质演艺市场,打响“贵州好戏”品牌,助力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多彩贵州文化强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