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04 新闻热线:0851-86817231邮箱:gzmzb1ban@163.com






2025年08月21日

以“五嵌入”为抓手,黔南州——

积极建设互嵌式社区 构筑民族团结“心”家园

□ 本报记者 杜再江

文化广场上,各族群众载歌载舞;民族团结食堂里,特色美食香气四溢;帮扶车间内,各族搬迁群众正忙碌劳作……走进易地扶贫搬迁社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兴旺社区,来自8个乡镇的各族群众如石榴籽般紧密相依,共同书写“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温暖故事。

作为荔波县最大的易地移民安置点,兴旺社区是黔南州互嵌式社区建设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黔南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从“空间、文化、经济、社会、思想”五个维度精准发力,深入开展城市民族工作试点社区和互嵌式示范社区建设,与多部门协作联动,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让各民族在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中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构筑起民族团结“心”家园,有力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州建设。

空间嵌入:搭建融居“大舞台”,共筑和谐新家园

红石榴文化广场上各族群众其乐融融,红石榴议事长廊里各族群众正忙着刺绣……走进三都水族自治县凤羽街道城南社区,搬迁后的各民族群众在这里幸福生活的场景,倍感温暖。

“刚开始时大家不习惯,我们组织各种活动让大家相互认识,打破空间隔阂,让各族群众在相互帮助中融在一起。”城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平立彪说。

空间上的互嵌融居是建设各族群众互嵌式社区的基础。在互嵌式社区建设进程中,黔南州以“红石榴+”行动为抓手,围绕建立一个机制、建设一个阵地、开展一系列活动、选树一批典型、发展一个项目“五个一”的建设内容,统筹社区公共资源配置,搭建交流平台,创设共享空间,推动各民族互嵌融居。

在荔波县兴旺社区,2288套保障性住房,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居民成为“对门邻居”,打破了原有的居住隔阂。社区不仅配备了党群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等基础公共设施,还精心打造了民族团结食堂、石榴籽广场、染布坊等特色空间,为各族群众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场所。

在都匀市思源社区,同样能看到空间嵌入的成效。社区充分利用扶贫资产,引进外来资本开设民办幼儿园和制衣厂扶贫车间,既解决了部分群众的务工问题,又为孩子们提供了就近入园的便利,实现了居住与就业、教育等功能的融合。

截至目前,黔南州已建成省级示范社区8个、州级示范社区7个、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2个。

“这些示范社区如同一个个闪亮的坐标,引领着黔南州各民族在空间上的深度嵌入,构建起了共居共融共乐的和谐家园。”黔南州民宗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化嵌入:奏响民族“绚歌”,共赏共融多元文化

每当夜幕降临,罗甸县边阳镇兴阳家园的文化活动室便灯火通明,各族群众在此排练舞蹈、交流情谊。“刚开始排练布依族舞蹈,苗族姐妹动作放不开。”搬迁群众梁彩霞回忆道,“现在不一样了!我们互相学布依族山歌、练苗族舞,有时还一起出去表演。”

(上接A1版)

在荔波县兴旺社区,2288套保障性住房,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居民成为“对门邻居”,打破了原有的居住隔阂。社区不仅配备了党群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等基础公共设施,还精心打造了民族团结食堂、石榴籽广场、染布坊等特色空间,为各族群众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场所。

作为罗甸县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示范基地,兴阳家园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传统节日为契机,精心组织开展“迎新春”“端午包粽子”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以文化为纽带,有效促进社区各族群众节日共庆、文化共赏,实现互嵌共乐。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连接各族群众情感的纽带。在黔南州,文化嵌入正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提升着各族群众的文化自信,弘扬着优秀传统文化。

荔波县兴旺社区经常结合国家重大节假日、民族节庆日和搬迁群众的民俗风情、生活习惯等,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五年来,先后开展感恩教育活动60余期,民族歌舞堂唱山歌活动100余期,传统节日、民族节日文艺活动近30场次,参与群众10万余人次。

“这些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促进了各族群众文化认同、情感交融,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荔波县民宗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互嵌式社区建设进程中,黔南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唱响黔南“好花红”民族“绚歌”,充分利用春节、端午节、“四月八”“六月六”等节日,以歌舞表演、包粽子、猜谜语、唱山歌、知识答题等方式,举办黔南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活动,搭建起各族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活动平台,让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共同繁荣发展,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经济嵌入:激活产业“引擎”,共绘民生幸福画卷

“现在下楼就能上班,每个月有三四千块钱的收入,还能照顾老人小孩,生活是越来越好了。”说起搬迁后生活的变化,龙里县城南社区工人严慧眉眼间充满着幸福感。

经济嵌入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所在。黔南州充分发挥民族特色产业优势,指导社区用好用足民贸民品优惠政策,让民族产业成为推动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强大动力。

黔南州民贸民品贴息额度连续11年全省第一,这为民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在易地搬迁安置社区,马尾绣、枫香染等民族特色手工艺产业蓬勃发展。

2024年以来,黔南州争取省级资金60万元实施民族传统手工业传承发展示范项目6个,积极推荐身边“苗绣”“贵银”等民族传统手工艺企业,促进了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力推动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与此同时,黔南州积极推进各族人口流动融居,吸引全国各地的企业和群众到黔南州兴业发展,鼓励和支持黔南州各族群众到州外和省外就业创业。

三都水族自治县在上海成立了稳岗就业中心,下设江苏常州、浙江安吉等地石榴籽联络服务部,抓住就业这一民生之本,推动各族群众近7万人在长三角就业创业并顺利融入当地生产生活,谱写了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的新篇章。

同时,当地社区也积极引进企业,发展特色产业。如罗甸县边阳镇兴阳家园,通过引进企业建立扶贫车间,为搬迁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让他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拓宽了增收渠道。

在都匀市思源社区,2024年,社区对580户住户进行了分红,金额共计18.28万元。这些数据充分显示了经济嵌入给社区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让各族群众在经济发展中共享成果,携手共绘民生幸福画卷。

社会嵌入:编织治理“网络”,共建共享美好社区

奋进社区是龙里县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点。社区以推进“红石榴+”行动为抓手,探索、创新了安置社区民族工作的方式方法。为展示民族文化,留住乡愁记忆,社区将“红石榴之家”打造成为一大特色。

建在社区服务中心内的“红石榴之家”,功能是社区的民族服务站,设有双语调解室,社区选出懂民族语言的居民成为双语调解员,以调解部分不会汉语的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矛盾。

社会嵌入为各族群众团结互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黔南州积极拓展各族群众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途径和平台,建立由各族群众共同组成的业主委员会、居民议事会等,推广“互助圈”“积分制”等模式,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社区共建共治,构建起了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罗甸县兴阳家园采取“社区—网格—楼栋—家庭—居民”治理模式,分层破解难题。建立“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综合治理中心,实现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同时,用好“网格交流群”“专属帮帮群”收集社情民意,排查矛盾纠纷隐患,探索推广实施“社会化积分超市+物业管理”的社区治理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各族搬迁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在荔波县兴旺社区,网格员、物业管理员、志愿者组成的“红色服务队”,像一群不知疲倦的“贴心人”,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捕捉网格内居民的困难和诉求。在这里,1000多件群众“急难愁盼”事得到及时解决,办结率达到100%,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这些社区治理的创新实践,让各族群众在共同参与中增强了团结协作意识,形成了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心理嵌入:筑牢精神“根基”,共筑共有精神家园

“我从农村带孙子到县城读书,普通话说得不好,担心交流有困难,不过社区‘双语窗口’的工作人员用布依语教我使用燃气灶、办理医保等,感觉很亲切、很暖心。”罗甸县斛兴街道城东社区居民李国芳说。

心理嵌入是凝聚共识的核心所在。黔南州深入社区开展“双语宣讲”活动和“推普兴乡”行动,加强民族文化阵地建设,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2024年以来,黔南州已在社区完成“推普兴乡”培训7期,覆盖群众三百余人,开通双语广播点1个,开展“双语宣讲”3场次。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各族群众的语言交流能力,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同时,指导社区解说员做好民族文化活动中心、民族文化乡愁馆(陈列室)、民族文化传习所等民族文化阵地解说,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让各族群众在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坚定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在各个社区,通过举办各类主题活动、文化展览等,不断强化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构筑起了各族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

从“安置”到“安居”,从“共居”到“同心”。黔南州以“五嵌入”推动各族群众互嵌式社区建设的实践,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与创新。它让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思想等方面实现了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黔南州正以坚实的步伐,向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州的目标稳步迈进,各族群众也将在互嵌式社区的温暖怀抱中,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 2025-08-21 以“五嵌入”为抓手,黔南州—— 1 1 贵州民族报 content_58903.html 1 积极建设互嵌式社区 构筑民族团结“心”家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