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董仕坤
贵阳市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近年来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等有机融合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德育铸魂
厚植家国情怀
学校始终将德育置于首位,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当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遭遇洪灾的消息传来,校工会发出倡议,120余名教职工积极响应,募集善款4万余元,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传统美德,也在学生心中播下互助与担当的种子。
学校积极开展家国情怀培育和红色文化教育。一年级入队仪式以“牢记党的教导 争做强国少年”为主题,通过庄严仪式与扎实的队前培训,引导新队员立下“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的志向,让爱国爱党的情怀在幼小心灵深深扎根。
智育启慧
拓展实践视野
学校积极搭建多元平台,推动学习从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6月,一场“黔澳同心·探索未来”的研学活动为30名师生打开了科技与文化交融的窗口。在澳门科学馆,互动展品激发创新思维,天文馆则引领师生们探索宇宙奥秘。走进澳门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为学子描绘了未来的发展图景。
感受葡式建筑风情、在通讯博物馆“制作验钞机”工作坊动手实践……五天四夜的行程内容丰富,师生们在实践中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在全国“安全生产月”期间,学校开展“多彩种梦行”航空安全科普活动。专业机组人员通过“理论科普+实景演练”的方式传授知识,飞行员讲解飞机构造与飞行故事,传授乘机安全知识,乘务员和安全员传授飞行安全知识。
美育劳育并举
涵养身心品格
观山湖区第十一中学将艺术之美与劳动实践融入校园日常,让学生在艺术创造与体验中升华。
6月19日,“剧启青春志 共铸民族魂”戏剧节在风雨操场落幕。学生们将《荆轲刺秦王》《与妻书》《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青春之歌》《红楼梦》等演绎得动人心弦。这场沉浸式展演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学子们在角色里激发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力量,培育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
校园里,一场名为“桃李寄深情·绿荫映师恩”的九年级毕业生家长赠树仪式正在上演。
家长、教师、学生代表齐上阵,挖坑、扶苗、培土、浇水,动作间传递着默契与深情。这场仪式深化共育纽带,营造了“以树育人、以文化人”的浓郁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