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04 新闻热线:0851-86817231邮箱:gzmzb1ban@163.com






2025年08月05日

毕节市——

打造文旅体促“三交”毕节样板

□ 毕节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盛夏时节,毕节市中心城区“响水滩”音乐会现场人潮涌动,乐跑金海湖环湖越野跑吸引各地跑友纷至沓来,阿西里西大草原金色火焰冲天而起、照亮夜空,非遗铃铛舞、原生态山歌对唱轮番登场、精彩纷呈。今年1月以来,毕节市积极开展文旅体活动,各族群众在赏非遗、品民俗、齐欢乐的同时,交流情感、互鉴文化、增进认同。

文旅活动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毕节市委、市政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和文化资源,在拓展文旅体促“三交”路径上持续发力,打造文旅体促“三交”毕节样板。

毕节市出台了《毕节市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施方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在景点景区服务设施、游客服务中心、主要旅游线路、购物中心等建设宣传阵地,融入宣传标识,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修改完善导游词、解说词,让景点景区成为增进对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场域。

作为多民族聚居城市,毕节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毕节市全面加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交流互鉴,市、县密切联动,打造了涵盖民族音乐、舞蹈、剧目、技艺展示等文化交流的平台。通过举办威宁草海高原半程马拉松比赛、百里杜鹃管理区自行车爬坡赛、民族大巡游等,持续加大跨县、市交流力度,促进与周边市(州)的民间交往,推动各民族在文化上美美与共、互鉴融通,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以文为魂,以旅促融。毕节市将文旅体活动作为促进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重要载体,定期打造剧目参加全国、全省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举办“百场演艺下基层”等普惠性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民族传统节庆活动、非遗展示、“红石榴”非遗技艺大赛活动,鼓励各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活动,定期举办“民族团结杯”篮球联赛、青少年街舞精英赛,搭建起各民族交流互鉴、同心共融的舞台。

随着“洞天福地·花海毕节”持续升温,全市各地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拓展文旅体促“三交”新领域,不断创新“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产业”“文化+康养”等模式,推动文旅体深度融合发展,成功打响“多彩毕至·一路生花”“响水滩”音乐会、“自然凉.毕燃嗨”“E网同心·智绘毕节”等文旅品牌,不断丰富春赏花、夏避暑、秋康养、冬温泉等高原山地特色旅游品牌内涵,促进各民族经济相依、文化相通、情感相亲。2024年,赴毕游客达8000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900亿元,成为全市重要支柱产业。

如今,18℃的温度、100℃的热情“自然凉.毕燃嗨”文旅品牌深受粤、川、渝等地群众青睐,各族群众在文旅体活动中结下深厚的情谊,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 2025-08-05 毕节市—— 1 1 贵州民族报 content_58487.html 1 打造文旅体促“三交”毕节样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