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杜再江
“现在对我来说,将传统的制茶工艺传承下去就是最重要的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张子全感慨道,“我还兼任了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都匀毛尖手工制作技艺客座教授,在税务部门的支持下,我得以更好兼顾‘生意’与‘传艺’,让都匀毛尖的茶香飘得更远。”
今年初以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税务局组建专项服务团队,为企业“一对一”辅导发票开具与纳税申报事宜,让企业经营流程一路畅通,保障非遗产品顺利走向市场。如今,“张子全”牌都匀毛尖已畅销全国,企业茶园面积突破300亩,带动数百名茶农增收。
这是国家税务总局黔南州税务局服务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黔南州税务局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最美黔南·五彩税务”品牌为载体,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倾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的“税务样板”,争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黔南典范”。2023年,被评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
“党建红”引领方向
铸牢民族团结的根与魂
“黔南州税务局是税收职能部门、国家政治机关、中央驻黔单位,更是维护民族团结的标兵;税务干部为国聚财、为民收税,更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担当作为。”黔南州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州税务系统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党建全过程,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强大动力,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铸牢“根”与“魂”。
该局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纳入党委会“第一议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主题”、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第一任务”,编制并发放《民族团结进步应知应会手册》,教育引导税务干部深刻认识和把握“四个关系”,坚定“五个认同”,不断增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同时,该局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省委、黔南州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编印成册,定期举办“税阅黔南”大讲堂,组建双语宣传服务队和“群众宣讲团”,先后深入学校、军营、企业、村寨等场所,开展宣讲320余次,覆盖人数超2万人次。
在全州税务系统打造“阿南说税”等11个地方特色宣传品牌,广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税务系统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教育引导各族群众自觉维护民族团结,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龙里县税务局以民族山歌形式制作视频,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税收优惠政策,获第四届“税眼看发展”全国短视频大赛创新奖。黔南州税务局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列为全州税务系统重点工作任务,与税收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确保民族团结进步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税务蓝”守护民生
架起民族团结的连心桥
“以前开张发票,得花大半天时间往县城跑,现在家门口就有志愿服务站,志愿者手把手教我用手机操作,几分钟就搞定了,真是太方便了!”贵定县云雾镇铁厂村民王大伯看着手机屏幕上显示的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赞不绝口。
这是贵定县税务局推动“税费便民志愿服务站”落地乡村后的一个缩影,也是黔南州税务部门用“税务蓝”守护各族群众幸福生活的生动实践。
着力改善民生,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基础。黔南州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以法治促善治、以服务优营商、以帮扶助发展,实现了民族团结一家亲。
“新时代来社会好,税惠助企发展高……”不久前,三都水族自治县水族马尾绣省级传承人韦应丽,特地编唱了一首水族歌谣“点赞”税惠政策。
三都自治县税务局推出的“双语税课+服务手册”,有效帮助企业实现高效办税。近两年,这家带动200多名绣娘就业的非遗工坊,累计享受税费优惠政策减免金额达5.6万元。“省下的钱可以用来开发新绣品。”韦应丽指着一枚马尾绣胸针说,这些产品已打入上海市场,近期又接到不少订单。
黔南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针对部分民族地区群众语言不通等问题,黔南州税务系统创新推出“双语办税”服务,在办税服务厅配备少数民族语言翻译人员,制作不同语言的税收宣传手册,让群众“听得懂、看得明、办得快”。
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黔南州税务局累计减税降费193亿元,民族特色产业税负平均降低90%以上,其中仅2022年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就高达65.9亿元,为助力民族地区实体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因为在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贡献,自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黔南州税务系统有2家单位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家单位获评“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品牌建设成果丰硕,为黔南州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作出了积极贡献,助力黔南州由“示范州”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州”迈进。
五彩文化聚合力
奏响民族团结和谐曲
党旗红、税务蓝、生机绿、高洁白、骄阳金,熔铸“一心向党、税徽闪亮”的忠诚税务,“依法治税、崇法带队”的法治税务,“精益求精、黔税匠心”的匠心税务,“以文化人、竞上至臻”的人文税务和“青春无悔、奋斗无涯”的青春税务。
这是黔南州税务局积极打造的“最美黔南・五彩税务”品牌。其LOGO以五颗桃心为标志的组合,体现了黔南税务人为着一个共同目标,不忘初心、心连着心的团结奋进精神,绘就了黔南税务人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斑斓画卷与绚丽人生。
走进黔南税务民族文化长廊和税史文化展厅,精致的马尾绣、神秘的水书、独特的牙舟陶……各色各样的民族元素和民族特色物件映入眼帘,让人目不暇接。在这里,不仅可以了解黔南税史和税务文化,还可以感受黔南地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
黔南州税务系统坚持“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为指引,厚植“民族干部职工内心和谐”“民族示范集体内部和谐”“民族地区税企内外和谐”的“三和理念”,将水书、马尾绣和牙舟陶等黔南民族特色元素及文化风俗融入税务机关文化阵地建设,打造了民族文化展厅4个、税收历史厅5个、税史文化长廊5个,建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桥梁纽带。
与此同时,黔南州税务局坚持树立税务文化与民族文化交融互嵌发展的明确导向,通过打造民族文化长廊、建立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开放式图书室”等举措,不断丰富拓展“最美黔南·五彩税务”民族文化内涵,并在全州12个县级局推进“一局一品”民族文化品牌创建,积极营造民族团结浓厚氛围,激发干事创业活力,推动民族文化和税务文化同频共振。
“交融互促的民族文化和税务文化进一步引人向上、引人向善、引人向前,我们促进民族团结,服务民族地区发展,争做‘黔南骄傲’的心更加坚定!”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黔南州税务局干部蒙晖激动地说。
黔南州税务局每年都会组织新录用公务员参观“最美黔南·五彩税务”文化阵地,让“新人”详细了解黔南税收工作、税务文化,感受当地民族风情,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我们将继续深化‘最美黔南・五彩税务’品牌建设,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税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为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贡献税务力量。”黔南州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黔南税务人正用忠诚与担当、智慧与汗水,浇灌着民族团结之花,谱写着新时代黔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篇章,为建设更高水平民族地区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区贡献黔南税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