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04 新闻热线:0851-86817231邮箱:gzmzb1ban@163.com






2025年07月22日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策略分析

□ 李星睿 李英豪 郝梓言 杨 毅

网络作为传播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任。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将其融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升教育效能具有重要作用。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内容多元化、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各大主流媒体、教育平台纷纷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专栏,定期发布政策解读、理论文章、先进事迹报道等优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相关内容宣传。同时,社交媒体的发展也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渠道,微信公众号、微博超话、短视频平台等都成为教育者开展工作的重要工具,并开通点赞、评论、分享等功能,使教育者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为学生答疑解惑提供参考。

与此同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挑战。存在信息过载与虚假信息传播的问题,一方面,网络平台上充斥着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学生面对海量信息时,容易产生信息疲劳,难以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降低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和教育信息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网络上虚假信息的肆意传播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网络信息海量且复杂,信息筛选、验证和监管机制相对薄弱。一些不实信息和谣言在网络上肆意传播,学生因缺乏对信息真伪的验证能力,容易轻信谣言,扰乱社会秩序。此外,部分别有用心者为谋取私利或达到特定目的,故意编造、传播虚假信息,对社会稳定产生影响。另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教育资源整合不足、教育主体的新媒体素养有待提高和教育效果缺乏有效的监管与评估机制等情况。

二、红色文化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红色文化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包含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团结一致不怕牺牲的奋斗精神等丰富内涵。

将红色文化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能够增强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红军战士不畏艰难险阻的长征精神、抗日英雄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情怀等生动鲜活的红色故事能够打破传统说教的枯燥感,引导学生主动关注、学习和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对于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网络媒介传播红色文化,让学生从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中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进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三、以红色文化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路径

首先,应创新教育形式,打造多元传播媒介。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创新红色革命文化的传播形式。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的红色文化体验,激发深层情感共鸣。通过AR技术重建革命历史场景,使学生直观感受历史事件的真实氛围。学生可以通过点击、拖动等操作,自由参观虚拟历史场景,了解革命遗址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同时,积极利用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新兴传播形式,邀请专家学者、革命后代进行线上讲座和互动,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其次,提升教育者的新媒体素养,增强教育引导能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主体,其素养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因此,应着重加强新媒体技术应用、网络传播规律、舆情应对技巧等方面的培训。教育者不仅要熟练掌握网络传播工具,还要深挖革命精神的核心内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网络教育内容。同时,教育者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工作。此外,应加强网络监管,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高校存在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的问题,应建立完善的审核和监管机制以确保红色文化在网络上的传播质量和正确导向。对于网络上发布的红色文化相关内容需建立严格的审核流程,及时清理不良信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传播。同时,加强网络法治建设,依法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净化红色文化的网络传播环境。具体来说,可建立“多层级筛查+专业团队审定”机制。平台需明确红色文化内容审核标准,细化不良信息界定范围,如涉及歪曲历史、抹黑英雄烈士、宣扬历史虚无主义等内容的判定细则。组建由党史专家、思政课教师、媒体编辑组成的专业审核团队,对拟发布的红色文化文章、视频、图片等进行审核,重点核查内容的史实准确性、价值导向;再由平台算法进行筛查,通过关键词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快速过滤违规内容。对审核存疑的内容,提交审核委员会集体研判,确保发布内容真实、正向。同时,实行“发布者实名认证+溯源机制”,对发布红色文化内容的账号进行实名认证,记录内容发布轨迹,便于后续追溯追责。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将其有机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升教育效能、培养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可以通过运用网络媒介,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和创新教育形式,提高红色文化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高校应明确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构建红色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一体化育人体系,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 2025-07-22 1 1 贵州民族报 content_58138.html 1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策略分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