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04 新闻热线:0851-86817231邮箱:gzmzb1ban@163.com






2025年07月17日

朋辈教育视域下研究生兼职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创新进路

□ 夏 兵 王光科

在“朋辈教育”理念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下,研究生兼职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其作用愈发凸显。笔者通过探讨朋辈教育视域下研究生兼职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创新进路,试图为提升辅导员思政教育效果提供理论支撑。

朋辈教育是源于社会学习理论的一种教育模式,该模式高度契合“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育人原则——既强调教育者的价值引领功能,又注重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最终达成教育主客体的有机统一。

研究生兼职辅导员的思政教育效能源于其独特的身份特征。作为“学生—准教育者”双重身份的持有者,其与“00后”学生的年龄差均值较专职辅导员明显缩短,这种年龄相近的特征降低了代际沟通壁垒,有助于建立“人生导师—知心朋友”的关系模型;基于本硕过渡阶段的亲历经验,其对大学生适应性问题的认知具有“阶段衔接性”特征;学科背景的接近性使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的融合成为可能,以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制度为例,专业相关性可使思政元素与学科知识的耦合度提升,切实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面临一些现实挑战。首先,专职辅导员与学生的年龄差导致教育话语体系滞后,“00后”群体对传统叙事模式的认同度有待提高,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呈现边际递减效应;其次,课堂教学的理论化倾向与学生现实需求存在结构性失衡情况,“知—信—行”的转化链条不完整,实践育人功能未能有效彰显;最后,思政教育与学科专业的协同机制缺位,导致价值引领碎片化,与“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整体性育人要求存在差距。

对于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短板,基于“三化”策略的实践创新,研究生兼职辅导员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开展创新实践:

第一,教育语言年轻化是拉近与学生距离的重要举措。研究生兼职辅导员作为学生群体中的一员,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网络热词来解读思政理论,将理论话语转化为贴近学生生活的日常表达。

第二,问题导向精准化是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关键环节。研究生兼职辅导员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第三,专业融合深度化是提升思政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如医学专业辅导员在实验教学中融入“医者仁心”的伦理教育,实现学术训练与德性养成的有机统一,落实“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育人要求。

在此基础上,研究生兼职辅导员“朋辈+”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以下几条路径着手进行构建。

“朋辈+情感共鸣”建构主体间性信任机制。通过“三同”策略构建平等的互动关系:一是经历同频。开展“学术成长叙事”分享会,以本科阶段学业挫折、职业探索等真实经历为叙事载体,消解师生之间认知隔阂。二是场景同构。嵌入学生日常生活场域,通过非正式的互动观察其思想动态,以“游戏时间管理”为切入点的教育干预案例表明,情境化沟通可使教育接受度提升。三是文化同频。在民族地区高校中,兼职辅导员可结合运用国家通用语言和民族语言系统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实现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协同建构。

“朋辈+专业赋能”构建学科渗透型育人体系。构建“专业思政双螺旋”育人模式,实现专业与思政深度融合。一是将学术训练嵌入思政教育。在指导本科生科研立项时,引导本科生选择兼具学术价值与思政内涵的课题。二是加强职业规划引导。兼职辅导员结合自身经历分析专业发展路径,讲述“个人选择融入国家战略”的案例。三是开展课程思政共创。与专业课教师合作开发“朋辈微课程”,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

“朋辈+实践育人”完善沉浸式认知升华机制。一是设计递进式实践体系,可组建“朋辈互助共同体”,开展学业帮扶、心理支持等活动;二是可依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活动。例如,清华大学辅导员带领学生走进西南联大旧址,通过田野调查与叙事建构,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传承弘扬爱国精神。

研究生兼职辅导员的朋辈教育创新,本质上是对“以学生为中心”育人理念的深度践行。未来,需进一步强化朋辈教育的制度化设计,确保其规范有序地开展;加强数字化赋能,利用现代技术提升教育效果;提供个性化供给,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研究生兼职辅导员成为连接“理想信念”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助力培养既有专业能力,又具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本文系云南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云南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KC-242410818)研究成果。】

--> 2025-07-17 1 1 贵州民族报 content_58042.html 1 朋辈教育视域下研究生兼职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创新进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