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2025年6月24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洪灾侵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洪水肆虐,街道被淹,房屋受损严重,群众生活陷入困境。灾难面前,中华民族展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全国各地迅速行动,驰援榕江,共同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一家亲,携手同心渡难关”的壮丽赞歌。
各地迅速响应,全力投入救援
政府部门积极组织协调。灾情发生后,国家、贵州省、黔东南州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紧急调拨大批应急抢险救灾物资,全力支持受灾地区抢险救灾工作。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针对贵州省遭受的严重洪涝灾害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并于6月28日将响应级别提升至三级。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黔东南州紧急调拨折叠床、夏凉被、家庭应急包等1.5万件中央救灾物资。贵州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启动省四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榕江县后提升为一级,当晚紧急调拨救灾棉被四件套、帐篷、皮划艇、抽水机、发电机等应急抢险救灾物资1.5万余件。黔东南州委、州政府成立救灾物资保障专班,组织应急、民政、卫健、交通等部门协同联动,通过铁路、空运、公路等多种运输渠道,确保所有救灾物资在第一时间全部送达受灾严重的地方。
各地救援力量星夜兼程。多支专业救援队从全国各地迅速奔赴榕江,第一时间投入到紧张的救援工作中。消防救援队伍冲锋在前,利用冲锋舟、橡皮艇等设备,在洪水中穿梭,解救被困群众;武警部队官兵全力协助地方政府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搬运物资、清理街道;医疗救援队伍也迅速到位,为受伤群众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治,确保受伤群众得到妥善治疗。
捐资捐物,爱心汇聚榕江
社会各界爱心力量纷纷伸出援手,慈善机构、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爱心人士积极捐款捐物,为灾区人民送去温暖和希望。这些捐款和物资涵盖了食品、饮用水、生活用品、医疗用品等灾区急需的各类物资。许多爱心企业纷纷表示,将持续关注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尽最大努力为灾区提供支持和帮助。
各族群众自发行动,做好后勤保障
在这场抗洪救灾行动中,各族群众也展现出了高度的团结和爱心。他们自发组织起来,为救援人员和受灾群众制作盒饭,提供饮用水和食物,保障大家的基本生活需求。在榕江县忠诚镇,未受灾群众纷纷行动起来,为一线救援人员提供物资保障。他们不辞辛劳,日夜忙碌,只为让救援人员和受灾群众能够吃上一口热饭、喝上一口热水。当地群众纷纷表示:“你们为我们抗洪救灾,我们一定要保证你们不饿着。”这种朴实的话语和无私的行动,体现了浓浓的人间真情。
“中国式大团结”的生动诠释
在榕江抗洪救灾的过程中,无论是党员干部、救援人员,还是普通群众,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分地域、不分民族,齐心协力,共同抗击洪灾。这种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