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连日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遭受洪灾地区有效开展重建工作,通过强化政策支持、人员保障等,助力群众生产生活加快恢复。
在黔东南州凯里市下司古镇景区的芦笙广场,苗家阿妹们身着民族服饰,与装扮成下司犬的人偶一起,跳起芦笙舞迎接游客。
洪水退去后,景区迅速开展清淤、消杀、修复等工作,仅两天时间就重新开放。特别是受灾严重的小吃一条街,已恢复往日热闹,各类特色美食小吃吸引游客驻足品尝。目前,景区基本恢复正常运营,每日游客量稳定在5000人左右。
据当地一家文创店店长文豪介绍,第二天洪水退去之后,店铺就已经正常营业。7月1日起,客流量相对上个月上涨50%。
据了解,为迎接今年暑假旅游旺季,下司古镇景区将打造“下司旺旺”品牌系列活动,以萌宠和亲子业态吸引更多的省内外游客前往下司古镇,同时,景区还将推出夜游下司,以夜间演艺以及夜航清水江等旅游业态,增加游客的体验感。
从江县的商铺正有序复市。当地多部门联动,在引导商家通过优惠政策刺激消费的同时,推出专项信贷政策,缓解受灾店铺的资金周转压力。6月24日以来,从江县多家银行共发放灾后金融贷款累计超3000万元。其中,从江农商银行推出专属救灾复产优惠信贷产品“抗洪·从兴贷”,总额2亿元,贷款额度个人最高300万元,公司最高1000万元,为灾后重建复产提供有力资金保障。
各社区、群众、志愿服务队伍也在协作开展灾后重建工作。这几天,从江县三角井社区党支部书记吴昌芬不仅忙着发放救济物资,还帮助群众申请救灾补助、协商危房重建事项。
雷山县龙头街道连心社区也在加快街面道路清扫,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排查抢修工作。目前,社区部分受灾群众已安全返家,供电供水基本恢复。
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打鱼小学开展了一场特殊的“灾后第一课”。参与灾后重建的武警战士通过视频连线,讲述他们连续36小时抢修道路、徒手搬运沙袋的故事,将众志成城的精神与家国情怀融入校园课堂。 (岳坤莉 张贝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