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04 新闻热线:0851-86817231邮箱:gzmzb1ban@163.com






2025年06月24日

伏兔春荫

□ 方日乔

从笔直的顺德大道向东北方向那头望去,大道的尽头是石泉山,石泉山像一只伏着的兔子,它弓着身子,高昂着头注视着县城,俨然自治县变迁的“见证者”。

奇异一石山,一山有三名:曰石泉,曰伏兔,曰猫公。

山下有一大溶洞,洞内泉水终年不枯,故名“石泉山”;不同角度远眺这座山,出现不同的视觉效果:从西面看去,山像一只伏着的兔子,因而得名“伏兔山”;从北面看去,山却变成了一只蹲着的“猫”,因而又叫“猫公山”。真应了苏东坡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总感觉“伏兔”的名字比较文雅,“伏兔春荫”的名称更有诗意,即使在萧索的冬天,只要想到这个名称,心里便有了春的温暖。

往昔,石泉山树木繁茂,春天一到,绿树成荫,因此,被文人雅士选为三江八景之一“伏兔春荫”。还有一种说法,“伏兔春荫”应为“伏兔春莺”。因为春天到了,山上茂密的树林,吸引大量的飞鸟栖息于此,它们整天在鸣叫求偶,因此叫“伏兔春莺”。不管是哪种说法,都着眼于石山的树木繁茂,给人视觉与听觉美的享受。

石泉公园的建成提升了“伏兔春荫”的名气,越来越多的人走近她,亲近她,她也渐渐地走进人们的心里。

走进石泉公园,被她的大气所折服。石泉山前空旷的广场立了牌坊式大门,长鼓造型的八根柱子稳稳地支撑着高大的牌坊,牌坊的前面写着“石泉公园”,背面写着“伏兔春荫”,牌坊的顶部是盘王印。在朝阳下,“伏兔春荫”四个字很闪亮。

石泉山遗址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中有岩洞,岩洞有泉水,确实是先民理想的栖息繁衍之地。已采集的石器有石斧、肩石锛、石镞、石凿、石磨轮、石环、砺石,陶器有斗、瓮、罐、碗、陶纺轮,属新石器晚期的文物。印纹硬陶饰纹有回字纹、方格纹、 夔纹、菱形纹、云雷纹等。石器以磨制居多,兼有少量打制石器,陶器以夹砂陶居多,多为赭黄色,少数为灰黄、红黄色。这些文物足以证明石泉山是粤西北地区年代较早、遗物较丰富的远古遗址。

说起石泉山遗址文物保护,不得不提及九旬老人禤振文。他倾情石泉山文物溯源七十载,用热爱和坚持叩听石泉山清澈的千年回声,共收集了散落在石泉山周围的古人类遗物5600多件。2018年出版《石泉山文物集萃》一书,2020年瑶族博物馆策划推出了《石泉山文物集粹——禤振文集藏远古文物特展》。展览选取了禤振文集藏的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春秋战国至汉代的石器53件、陶器62件、骨器6件、动物骨骼8件及玉器铜器6件。开馆当年,便有10多万人参观。文物得到了保护,石泉山厚重的历史有了归宿。

在石泉山一个岩洞里,有抗战时期广东省银行总行金库遗址,它的左侧是一个较大的岩洞,石壁上刻有“义愤难容”和“矢勤矢勇”。1938年10月,广东省国民政府迁至连县,省政府及所属的办公厅、民政厅、财政厅、建设厅、教育厅等二十多个单位陆续迁至三江,省政府首脑机关驻扎石泉山下。当年,省政府主席吴铁城率部属到石泉山岩洞暂避日军的空袭。吴铁城对日军的猖獗无比愤怒,手书“义愤难容”镌刻在石泉山岩洞石壁上。为激励军民勤奋不懈、勇往直前、团结抗战,他又手书孙中山先生的遗训“矢勤矢勇”,也镌刻其上。石泉山绕不开纷飞的战火,却留住了一段珍贵的历史。

环绕石泉山新修的绿道走一圈,你会发现“伏兔春荫”有一个联红古村映衬着。这些古民居建于明清至民国时期,青砖黑瓦,古朴厚重。它们历经百年风雨,有的已成残垣断壁。村内尚有罗屋巷、东鼎巷遗址,该村现保存较好的古建筑有门楼3座:城上村门楼、中和里门楼、桂林坊门楼。村中主干道用青石板铺设,与青砖古民居浑然一体。奇山古村,相互映衬,它们在时光的隧道穿梭中历经风雨却风采依然。

在旧时“三江八景”中,石泉山独占两个,除了“伏兔春荫”外,还有一个“石泉夜渡”。三江河曾从寨脚村古榕树旁边流过,以前,人们从三江河旧河道过渡到龙口五里亭。夜晚时分,渡船往来,船灯点点,倒影闪烁,简直是一幅富有诗意的生活画。

一山一传奇,惊叹她的春荫与历史,惊叹她的柔美与厚重。

她从远古走来,经过漫长时空的沉淀,成了连南的历史名山,见证了连南的变迁。

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跳跃而至,蹲踞着望向西南,街道越来越宽,荒地也成了公园,看着连南一年一变,不断向前,她的脸庞早已泛着欢颜。

一年好景,四季春荫。石山树木葱茏,春夏枝繁叶茂,郁郁青青;秋冬绿荫不减,墨染山林。“兔尾”三棵古榕,树冠如黛,令人动容。登上“兔首”凉亭,转仰白面峰,两山高低斜对,俯仰成趣,一起笑看秋月春风;对望着鹿鸣,巍巍雄关依旧在,却问几度夕阳红,岁月静好,此处最动情!俯视连南县城全貌,一江两岸亮起来,瑶族博物馆缠绕着长长的“红头巾”。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高楼,墙上的中国红火把燃起《瑶族舞曲》天籁之音,让人驻足聆听。县城虽小,映入眼帘的却全是美景。

伏兔春荫,地标风景。南来北往之客,东奔西走之宾,未到连南县城,先见伏兔春荫,收获一份神秘与欢欣。连南各族同胞向着春天,趁着东风,对着朝阳,歌儿总是唱得如此深情。

■ 方日乔,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散文诗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中国民族报》《民族文学》等。

--> 2025-06-24 1 1 贵州民族报 content_57224.html 1 伏兔春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