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04 新闻热线:0851-86817231邮箱:gzmzb1ban@163.com






2025年06月24日

“政法驿站”里的法治温度

——三穗县多元联动探索基层治理新实践

□ 冉义莉 吴子勇 本报记者 杨光明

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中,三穗县精心打造的“政法驿站”(以下简称“驿站”)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这个集法治宣传、矛盾调处、民生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正通过多元联动机制,让法治温度浸润百姓生活。

法治教育“第二课堂”

“原来法律离我们这么近!”三穗县第二中学八年级学生余欣在参观完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后,兴奋地和同学分享心得。这个设在三穗县检察院内的实践基地,以趣味性、互动性、体验性为设计理念,是黔东南州首个规模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

“六一”儿童节期间,驿站联合该县检察、民政、教育等部门开展“童心向法·守护成长”专题活动,通过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让青少年深入理解预防性侵害、校园欺凌及毒品危害等知识。截至目前,驿站“护苗成长”板块已对未成年学生开展社会调查249次、心理辅导132次。

新就业群体“暖心港”

“这效率杠杠的!”“五一”期间,外卖骑手王师傅在驿站联络群里发了一张破损的公交座椅照片,短短2小时后,破损座椅就被修复。这样的高效响应,得益于驿站搭建的“民声直通车”平台。

驿站内,沙发、座椅、空调、微波炉、医药箱等便民设施一应俱全。驿站通过“骑手到处跑”“环卫见人问”“司机问题报”等机制,引导新就业群体成为基层治理的“移动哨兵”:骑手在送餐途中宣传法治知识,环卫工人夜间发现未成年人滞留街头及时上报,网约车司机对乘客不良行为进行预警。这些举措让原本的“旁观者”变成了社会治理的“参与者”,织密了基层法治网络。

矛盾纠纷“终点站”

“多亏了驿站的调解,不然我们的矛盾还不知道要闹多久。”村民杨某和邻居的宅基地纠纷,在驿站调解员的耐心调解下最终握手言和。

驿站作为基层矛盾纠纷的“一站式”化解平台,通过整合法律咨询、情绪疏导、法治教育等多维度资源,实现矛盾化解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治理”转变。定期安排法学会会员参与调解研判,为来访群众提供法律问题解答、矛盾纠纷登记及初步分流服务。针对情绪激动的当事人,驿站专门设置法治教育功能区,引导其观看警示教育片,通过以案释法的沉浸式体验帮助群众理性看待问题,平息对立情绪。在轻松开放的环境氛围中,推动矛盾双方化干戈为玉帛。自运行以来,驿站累计开展法律咨询120余次,成功化解纠纷15件。

共治共享“新平台”

“驿站不仅是服务平台,更是治理平台。”三穗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政法各单位、社工部、工会等多部门在驿站汇聚,形成“部门掌舵、社会参与”的运行模式。通过建立“线索征集—分析研判—成果转化”闭环机制,推动群众建议转化为民生实事,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见实效。开放至今,驿站已举办普法宣传活动15场次,服务劳动者18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

从法治宣传到矛盾化解,从服务新就业群体到激发群众参与,三穗县“政法驿站”以“小空间”发挥“大作用”。在这里,法治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触可感的温暖服务;社会治理不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全民参与的“大合唱”。这个创新实践,正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着新的“解题思路”。

--> 2025-06-24 ——三穗县多元联动探索基层治理新实践 1 1 贵州民族报 content_57223.html 1 “政法驿站”里的法治温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