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04 新闻热线:0851-86817231邮箱:gzmzb1ban@163.com






2025年06月10日

以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

□ 赵焕燃 李忠涛 赵晓强

乡村发展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和党的事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确保党长期执政的重要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者,在凝聚乡村力量、整合乡村资源和引领乡村发展方向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新阶段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是推动乡村现代化的现实之需,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肩负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这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目标高度一致。因此,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存在着内在逻辑性。

乡村作为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代化进程对于整体现代化事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们党凭借广泛的组织网络、先进的理论指导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能够站在全局高度,统筹规划乡村振兴战略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有机融合。党已经带领全国人民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取得了全面胜利,然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面临诸多挑战,仍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扎根农村,精准识别在脱贫后存在的潜在风险和问题。作为衔接脱贫攻坚的战略举措,乡村振兴是一个全面系统且艰巨复杂的工程,涵盖多个领域协同发展,是在此基础上的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具系统性的战略布局。这一战略的实施需要动员全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够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有效地号召和组织广大农民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新阶段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有以下路径:

乡村要振兴,组织必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引领农村社会发展的政治力量,既要强化组织建设,也要通过制度完善组织的运行机制,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

创新组织设置,强化组织建设。依据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新变化、新需求,积极探索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打破传统以地域为主的党组织设置局限,灵活采用“产业联建”“区域共建”“行业统建”等多种模式,将党组织延伸至农村产业链条、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村企业等各个角落。有效扩大党组织的覆盖范围,增强农村各类经济主体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的组织依托。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是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环节。构建系统完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定期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乡村振兴战略及农业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等实用技能,全面提高党员的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积极搭建能够使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鼓励党员带头转变思想观念,勇于尝试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与技术,在农村发展中率先示范,引领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实践。

完善保障机制,强化制度建设。大力提升农村党群互动的民主性,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体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规范村民委员会选举、管理、监督等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保障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拓宽党群沟通渠道,定期召开党群议事会,鼓励党员群众积极参与乡村事务讨论与决策,及时反映自身利益诉求,使党组织能够精准把握民意,制定更加符合群众需求的乡村振兴举措,全面提升党组织的乡村治理能力与水平。

建立科学合理、全面系统的政策落实监督评估体系,确保乡村振兴各项政策与党建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明确监督主体、监督内容、监督方式与监督程序,加强对政策执行过程的动态监测跟踪,及时发现并纠正政策执行中的偏差与问题。强化评估结果运用,将政策落实情况与基层党组织考核挂钩,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各级党组织与党员干部积极主动抓好政策落实工作,确保乡村振兴工作稳步推进。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2025-06-10 1 1 贵州民族报 content_56745.html 1 以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