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析晁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四大寨乡近年来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因地制宜兴产业,大力发展蔬菜、水果、渔业、林下蜂等产业,形成坡上有果、田里有菜、林下有蜜、水中有鱼的“四有”产业发展新态势,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山坡换颜果飘香
时下,四大寨乡喜凯村的冰糖李快成熟了,蜂糖李园里一颗颗李树上挂满着沉甸甸的果子,种植户潘明迁看到树上的果子,脸上露出了甜蜜的笑容。
潘明迁是一名返乡大学生,2021年,他回到家乡喜凯村,与父亲潘天周一起发展蜂糖李产业。靠着父亲种植的200亩蜂糖李、每年80万元的收入作为本金,潘明迁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边饶镇及四大寨乡的邻村,以每亩每年50元的流转费,连片流转了900亩荒坡地来种植蜂糖李。
“我种植的900亩蜂糖李,去年只有少量挂果。今年花开得盛,且气候适宜花朵授粉坐果,有望迎来大丰产。”潘明迁说。
“经过几年的发展,喜凯村全村蜂糖李种植面积达1.2万亩。目前,1万亩蜂糖李处于盛花期,如果不受特殊天气影响,今年会是一个丰收年。”喜凯村党支部书记王志昌说。
菜畦如画稳增收
在紫云自治县四大寨乡落城村与纳容村连片的坝区蔬菜田里,数十位村民动作娴熟,将一株株香菜拔起,仔细打理后整齐地放入筐中。绿油油的蔬菜与村庄、民房以及菜田里劳作的工人,勾勒出一幅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新景象。
“我们采收香菜每采1斤能挣1元钱,一天采收100斤,就能收入100元。”落城村村民杨春妹介绍,她和其他务工村民大多已年过六旬,外出务工不太现实,如今在家门口的蔬菜园里干活,也能挣些钱贴补家用。
据介绍,2023年,在当地从事多年蔬菜种植的韦小辉与深圳惠实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达成合作,该乡种植的香菜、菜心、芥菜、小白菜、上海青等蔬菜品种,专门销往粤港市场,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就业,助力大家持续增收。经过两年发展,韦小辉及深圳惠实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四大寨乡落城坝区建成1200亩蔬菜园,流转坝区土地1200余亩,为200多名附近村民提供了长期的就业岗位,让他们在蔬菜田里实现稳定增收。
鱼跃人欢好风景
在四大寨乡噜嘎村噜嘎水库生态渔场,贵州云湖众鑫现代渔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陈德政介绍:“目前,噜嘎水库生态渔场已养殖多种达到上市规格的生态鱼,其中鲢鱼1.5万斤、叉尾5万斤、丁桂21万斤、鳜鱼5000斤。今年,渔场上市生态鱼的目标产量是90万斤,总产值有望突破1000万元。”
2022年,四大寨乡依托噜嘎水库水资源,由贵州现代渔业集团有限公司和贵州嘉禾香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新组建贵州云湖众鑫现代渔业有限公司来负责实施的SPV渔业项目——噜嘎渔场。
目前,该渔场在噜嘎水库建成漂浮式内循环槽60条,养殖花鲢、丁桂、鲈鱼、鳜鱼、斑点叉尾鮰鱼等品种的生态鱼。
“噜嘎渔场带动常年务工10余人,临时用工800人次。”四大寨乡人大主席王丰志说,在利益联结方面,该渔场按照“4411”分配方式,将股份红利中的40%用于项目区农户分红,40%用于嘉禾香公司资本分红,10%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10%用于帮扶防返贫监测对象, 凭借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甜蜜事业幸福来
近年来,森林覆盖率高达71%的四大寨乡,依托良好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林下蜂产业,建成12个林下养蜂养殖点,共养殖林下蜂5000余箱。
在该乡纳容村林下养蜂点,正在收割蜜糖的基地管理员吴光学,小心翼翼地揭开一箱蜂,提起一脾蜂,用小刀小心翼翼地削去蜂脾表面,焦糖色的蜜糖从蜂脾滴落而下,让人垂涎欲滴。
“现收割的蜜糖,是蜜蜂到四周山上采集五倍子花、野刺花、小叶树花、野草花酿成的蜂蜜,入口微苦浓香,有补养脾脏的作用,且有药用价值。”吴光学说,该养殖点有500箱蜂,平均每箱蜂有8脾蜂,一脾蜂能收割5斤蜜糖,每斤蜜糖价值120元。
“为让养殖林下蜂产业提质增效,我们建成一条蜜糖加工包装生产线,把每年收割百花蜜、五倍子蜜、槐蜜等进行分类提纯包装,通过网络平台‘线上+线下’销售到全国各地。”王丰志说,今年,该乡12个林下养蜂基地预计每年可收割蜜糖5万斤,为给蜜蜂留足过冬“粮食”,实际只能收割4万斤蜜糖,以平均100元1斤计算,总产值可达400万元。